近兩年,“工業4.0”概念在我國進一步蔓延,我國的工業計量行業也開始煉就新思維,從產品更新著手,逐步掀起了新一輪工業計量革命。隨著政府的持續發力,大量下發的政策文件使得眾多計量企業發現機遇,“中國制造2025”順勢成為他們摸索前進的敲門磚,一場“創新硬仗”的號角在計量稱重業開始響起。
行業創新的用意何在?這個問題背景其實來源于當前的市場環境。我們知道,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同行價格戰硝煙彌漫,為了適應環境,眾多企業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準備從自身產品著手,開始打造新一代智能產品,從而贏得市場先機。
隨著人工成本的逐步攀升,各行業紛紛出現了機器替代人工的熱潮,稱重計量行業更是如此。相關的無人值守系統、產量監測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廣泛應用于煤礦、化工、汽車運輸等眾多領域,在這其中,智能設備包括軟件擔當重任。
設備質量是基礎,軟件服務是核心。要實現計量設備的智能制造絕不是靠一些智能化硬件的機械堆砌就能成就,也不是靠技術競爭力的簡單升級就能完成。軟件作為計量設備運行的“大腦”,其算法邏輯尤為重要。隨著我國工業計量市場需求量的迅速攀升,國內相關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加大研發投入。
智能制造實際上就是是信息與制造的融合發展,我們建議計量企業從以下三大方向進行創新: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計量水平會更上一層樓,我們期待,國產本土計量品牌抓住這場機遇,贏得挑戰!